最新資訊 New
- 2021-09-01
農業農村部:豬肉價格近期下跌非... - 2021-06-04
食堂承包應加強原則創建,規范占... - 2021-06-04
食堂承包應該公開招標,擇優錄用... - 2021-06-04
餐飲管理業現狀進行淺析與解讀 - 2021-06-04
食堂承包選擇標準份額
市場行情
農業部今年將部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
農業部今年將部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


本報訊(記者孫露薇)1月22日至23日,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。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、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,研究2010年如何深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。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會上指出,2009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: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,例行監測合格率保持在較高水平;無重大事件發生。全年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,確保了全國重大活動期間農產品供應充足安全。2010年,要從保增長、保民生、保穩定的高度,著力加強執法監管,規范農業生產,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。
在2009年,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,市場波動等農產品的嚴峻挑戰,農業各級各部門,同時有效地提高農產品的有效供給,農產品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質量安全,狠抓整改,深化監測檢驗,推進農業標準化,實施“食品安全法”,加強制度建設,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不斷增強。陳曉華副部長提出,國務院的部署,2010年要繼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,活動將保持原有的目標和任務保持不變。首先,我們必須著力解決突出問題,注重其五個活動,著力解決突出問題,禁用獸藥,生豬瘦肉精,硝基呋喃和孔雀石綠水產品等。進一步推進農業打假專項處理,獸藥,飼料投入,如化肥,重點對農業生產和經營實體開展綜合整治,嚴厲打擊制造的違法經營和農業投入品銷售違禁物品的行為。其次,要加強應急響應。要完善應急預案和提高應急處置能力,加強信息溝通和公共信息,堅決打擊制造虛假信息。三是探索長效機制。管理制度和工作細分的機制和系統整合,以加強協作,并建立和完善協調,檢查打聯動,監測預警和應急機制,提高綜合能力。陳曉華要求,同時做好宣傳,有三個任務,爭取有所突破:
一是農業標準化工作。大規模開展標準化和創新活動,重點是蔬菜、水果、茶葉、畜產品、水產品等“菜籃子”產品,建立一批標準化生產基地和標準化示范縣;對標準體系進行修訂;以非農獸藥殘留標準為重點。為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的建設,應以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為重點,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,做好農產品認證工作,發展“三品一標”,加強認證和認證后監督工作,支持和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“三品一標”認證。
其次,檢查和執法。要組織監測一年四次,一次例行監測調查。為了突出監測重點,教育部應該采取全省主要例行監測,監督和檢查,以重點市,縣基地,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監測抽查的實施。啟用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平臺,加強監測,并提交分析預警信息。執法全面履行法定職責,繼續執法資源,農產品質量安全結合起來,作為農業綜合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加強執法機構和監管檢查和測試機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,發揮聲音檢查聯動機制。
三是制度建設。在監管體系建設方面,省級監管部門力爭年底全部建立,市、縣監管部門力爭2012年基本建立,把鄉鎮機構建設納入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。在檢驗體系建設方面,要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體系建設規劃,抓好項目實施。要加強質檢機構的能力建設、培訓指導和資質考核。
陳曉華在世博會和亞運會期間展開了對農產品的保護工作。他要求全世界都高度重視,并全力以赴。根據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的要求,上海和廣東的農業部門應負責屬地管理的責任,確保核心區沒有問題,城市地區沒有重大問題。對于當地農產品,必須加強生產監督和指導服務;對于國外農產品,必須建立市場準入制度,加強檢驗和檢驗;對于核心地區提供的農產品,必須加強對供應商、采購商和生產和銷售企業的管理,簽署責任,建立文件系統,實現質量和安全的可追溯性。
發布時間:2019-10-09 16:16:44 點擊數:0次 發布者:管理員
標簽:
下一篇: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改革年底前完成